每月简况(第12期)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6939
主题一:基地动态
“沉浸式”感悟中医重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近日,重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璧山区高新小学校,为了此次活动,护培学员利用休息时间,向中医科老师请教艾条的作用,核桃灸正确的使用方法,中药奶茶的制作要点,什么汤药适合制作奶茶等等一系列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将艾绒制作成艾条,将汤药制作成健康美味的中药奶茶。
2024级9名护培学员跟随中医科护理团队进入校园。现场艾草芬芳飘散,护培学员现场展示如何卷制艾条。同学们纷纷上手,虽动作稚嫩,但专注认真。艾条不仅可以祛湿驱寒,还有助于缓解肩颈疼痛,核桃灸对预防近视、缓解视疲劳可有大作用。
中药奶茶制作区,暖意与甜香交织。以芡实、莲子、山药、茯苓等中药材配成的四神汤,适量融入牛奶、炼乳等便可制成中药奶茶,健康又美味。同学们在护培学员的示范下,制作起了中药奶茶,在甜香中感受中药与饮食融合的智慧。
本次活动为学子们带来了一系列集中医药知识科普与互动体验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在互动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注重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深入探索、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孩子们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培养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璧山区人民医院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医药、体验中医药,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
聚焦学习成果 开启学习新篇章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近日,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举办了第四季度护理学员例会。此次会议旨在对上一轮次学员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反馈第四季度评教评学情况,同时对工作纪律和安全问题进行强调,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员们的全面发展。
会议首先由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负责人对第四季度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学员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专业精神,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临床操作技能方面,学员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复地训练,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护理操作,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会议对评教评学情况进行了反馈。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收集了学员们对培训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的意见和建议。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员对目前的培训内容和教学方式表示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改进建议。管理团队对此表示高度重视,并将在未来的培训计划中予以采纳和实施。
在强调工作纪律方面,会上特别指出,作为一名护士,遵守工作纪律不仅是职业要求,更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因此,所有学员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和安全。特别是因为医院性质的特殊,特别强调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学员的保密意识。
安全问题也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护理工作涉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所有学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负责学员宿舍的肖老师也特别对学员宿舍的管理情况和抽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强调了冬季用电安全,并表扬了宿舍清洁卫生情况较好的宿舍。
会后,王秀薇教授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而不懈努力。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将本次会议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护士的职责和使命。
本次例会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而不断努力。
成果分享促发展 专业引领再提升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为推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教学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切实发挥护培师资在规培教学中的作用,助力护理学科建设。2024年12月3日,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护理部组织召开2024年护培师资培训汇报交流专题会,部分科室护士长及师资共60余人参会。
本次汇报由今年外出参加学习的33名师资就培训收获及体会、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等内容展开全面详实的汇报,让参会人员对护理学科发展、护理教学构建、护理人文关怀、信息化建设有了更新更全的认识。引发在场护理师资深入思考护理学科建设,对护理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汇报结束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护理部主任陈长蓉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她强调,此次汇报不是培训学习的终点,而是学成归来开展教学工作的起点,希望老师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借鉴其他医院的教学亮点特色,凝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视患者的人文关怀,创新应用科研思维,开展科研项目,丰富科研成果,推动我院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护理部将持续探索教学发展体系,追踪教学实践成效,注重师资效能发挥。不断将新知识、新理念、新模式与科室实际进行有机结合,以点带面,学以致用,思变求进,推动我院护理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
共筑护理梦 携手向未来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12月6日,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在门诊内科楼11楼大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共筑护理梦,携手向未来”的座谈会。座谈会由护理部主任陈莉主持,陈国柱副院长、护培基地秘书、护士长代表、规培师资代表及60余名在培学员参与。
首先,规培护士发言。五位代表通过PPT依次进行了分享。她们分享了各自的规培经历、收获、所遇到的挑战和解决办法以及对未来的打算。她们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行动计划,也反映出规范化培训的价值和意义。在开放式讨论环节,2位规培护士即兴发言,就规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反馈,便于与老师们交流和探讨。
其次,规培师资代表、护士长代表也纷纷发言。各护士长从各自的角度寄语规培护士的成长:一是要珍惜机会,严格计划和践行。二是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在线课程、线下课程、书籍、电影等渠道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规培师资则着重讲解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规培护士更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护理部主任陈莉在发言中强调,面对当前的大环境,规培护士唯有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才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着力当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以及临床护理能力,为2030年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打好基础。要求大家,预想五年后的自己、10年后的自己,并做好规划付诸行动。
最后,分管护培工作的陈国柱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一是肯定了护培基地关注规培护士的成长做出的努力,希望能继续优化培训体系,充分利用技能实训室进行模拟教学以提升规培护士的临床能力。二是要求规培师资强化自我学习,提升学历教育,特别指出目前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高外语水平的护士同志缺乏,希望学习有所改变。三是鼓励规培护士们要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甚至是护理管理人员而不懈努力。
本次座谈会,分管领导亲临现场,无疑是对基地管理人员、师资以及规培护士都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本次座谈会不仅让大家收获了知识和经验,更增强了他们对护理事业的信心和热情。大家期待着在未来的规培工作中,能够将座谈会上的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行动,共同为提升护理质量、顺利完成规范化培训任务而添彩。
主题二:护理风采展
规培护士急救技能专场培训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4年12月13日下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针对在院规培护理学员进行的护理急救技能专场培训在国际学术会议厅隆重举行。本次培训旨在分享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经验,培训护理急救技能,进一步提升全院规培学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理论授课环节。乳腺肿瘤中心病区护士长肖正权进行了《守护生命的印记——抢救文书的书写》的授课,她强调了抢救文书在急救工作中的重要性,就临床抢救文书中的问题进行整理,指出的常见错误,分享了书写技巧和经验。
重症医学科病区护士长李文均带来《赋能提升强根本,规范稳进为生命——除颤仪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的专题授课,她详细介绍了除颤仪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甲状腺肿瘤科的周迎春护士长带来了《挽救生命,“救”在身边》的授课,她结合临床实践,分享了最新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急救技能展示。急救技能展示环节,重症医学科病区护士长李文均、黄倩及其团队进行临床急救场景展示。通过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让学员更加直观地了解急救流程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本次培训通过工作经验分享、实景模拟展示,有效提升学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本次培训,全院学员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航生命 竞逐卓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凝心聚力,彰显智慧。为了更好地锻炼护理学员“博观越取,厚积薄发”的精神,展现新时代护生“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风采。12月11日下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护理处举办第八届“护航生命,竞逐卓越”护理学员知识竞赛。孙溦主任担任本次竞赛的评审专家,王莉总护士长、廖建梅总护士长、郭上铃主任等护理处领导出席本次比赛,科室护士长、护理教学骨干及护理学员200余人到场观摩。
经全院实习和规培学员的初赛考核,最终有六个代表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阶段。本次竞赛包括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四个环节。在决赛现场,各参赛团队表现出自信和果断,纷纷展示出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由于各队实力相当,竞争异常激烈,难分高下。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比赛过程中设置了现场观众互动的抽奖问答环节,此举获得学员的热烈响应,共同参与其中。
比赛过程中,学员们携吉他、琵琶表演了激昂的合唱《有你》,以声寻光弦歌不辍,给予西南新时代护理人最有力量的鼓励;歌舞落下帷幕后,一段精彩的青春洋溢的舞蹈,以舞筑梦活力无限,更是展现了“青春越挺拔,时代越向前”的精神风貌,勉励西南护理人扎根护理事业,不忘初心、竞逐卓越、努力前行。
临床护理教研室孙溦主任为本次比赛做出点评与总结,首先对学员们给予了肯定,赞美学员们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反应敏锐,团队协作好,也提醒学员们护理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跨学科较多,有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要积极参与。同时寄语学员们敢于拼搏,勇往直前,乘风破浪,护航生命,未来有护理人的担当!为自己留下追求卓越的青春诗篇!
肩负责任,托举希望,唯有奋斗方可圆梦。心怀大爱,悬壶济世,直挂云帆济沧海!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护理学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各参赛队伍也充分展现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应对挑战,表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以学增智,以学提能,以学促用,通过竞赛,让护理学员们意识到今后只有不断学习,温故知新,才能增长智慧和专业技能,从而助力未来职业发展。
主题三:感悟篇章
爱与坚韧的传递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那缕晨曦轻抚窗棂的清晨,我推开了病房的门,开始了在消化内科的日常。身为规培护士,我愿做冬日暖阳,为患者带去希望与温暖。每天,我以敬畏之心穿梭于病房,用专业知识和耐心编织康复与希望的篇章。
与肖阿姨的故事,就像一朵在平凡日子里悄然绽放的花朵,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2024年10月16日的清晨,肖阿姨因腹痛步入消化内科,当我为她抽血时,肖阿姨以她特有的细腻,温柔地捕捉到了我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孩子,别怕,我看得出你的细心与优秀,拔针时你做得那么轻巧,我几乎没感觉到疼痛”。这番话语,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瞬间照亮了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我惊讶于肖阿姨的敏锐,更感激于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鼓励:“阿姨,谢谢您,您是第一个这样鼓励我的人”。
在与肖阿姨的交谈中,我得知她三个月前确诊了卵巢肿瘤,经历了手术与化疗的艰难历程,腹痛成了她新的挑战。CT提示腹腔肿瘤转移伴肠梗阻,病魔虽缠身,但肖阿姨的乐观之心却从未被击垮。在治疗过程中,她始终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与病魔战斗,积极配合治疗,穿刺输液港,安置肠梗阻管,但命运似乎总爱与她开玩笑,消化道出血、水肿、呕吐等症状接踵而至,步入病房的她再也没力气下床走动了,她的生活被牢牢束缚在了病榻之上。时间如白驹过隙,肖阿姨的病情虽有波动,但总体上还算平稳,她的坚韧与乐观成为我心中不灭的灯塔。
11月16日,在与芳芳老师搭班的日子里,我收到了来自肖阿姨的另一份深情厚谊。她通过芳芳老师转达了对我的认可与关怀:“小秦那孩子温柔又细心,护理时极为周到,给了我很多陪伴和鼓励,很庆幸在我住院期间遇到这样温柔又体贴的护士。我感觉到她似乎有些焦虑,不知是不是因为即将考研心理压力大,我希望她能越走越远,不忘初心”。听闻此言,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未曾想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在肖阿姨的心中竟有如此沉甸甸的分量。与肖阿姨相识不过短短月余,她便能洞察我的情绪,像是一个陪伴我多年的挚友,让我既欣慰又略带酸楚,欣慰于这份理解与信赖,又酸楚于肖阿姨不见好转的病痛。
随后的日子里,我与肖阿姨的交流相处更加频繁,她坦言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儿子还在读高中,也许不能陪伴他长大,不能看着他成家立业。我轻声安慰:“阿姨,现在最重要的是放宽心,积极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肖阿姨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坚定与期许:“我知道自己的情况,你也要坚持梦想,做好自己,未来的路还长”。
出科之日,我特地前往病房与肖阿姨道别,她紧紧握住我的手,将一个橙子递给我:“小秦,谢谢你这些日子的悉心照顾,这个橙子代表着我的心意,愿你心想事成”。泪水在我的眼眶中打转,我哽咽着说:“阿姨,谢谢您,我会永远铭记您的教诲”。
11月21日,我特地回到科室去看望肖阿姨,她的状况已大不如前,全身水肿,脸色苍白如纸。我轻轻握住她的手,为她按摩,希望能缓解她的痛苦,我望着她,心中五味杂陈,忧伤与不舍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紧紧包裹。第二天,芳芳老师告知我肖阿姨离世的消息,那一刻,泪水如决堤般涌出。肖阿姨的故事,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在我心中种下了坚韧与希望的种子。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那份纯粹而深刻的情感纽带。她的离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与宝贵,更加坚定了我作为护理人员的使命与责任。
我开始更加用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声音,无论是他们的病痛还是内心的焦虑与恐惧,我都尽力去理解、去抚慰。我学习用更加温柔的目光去注视他们,用更加坚定的语气去鼓励他们,因为我知道,每一个细微的关怀都可能成为他们康复路上的一缕阳光。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我时常会想起肖阿姨那双充满温暖与力量的眼睛,以及她赠予我的那个橙子。每当遇到困难或疲惫时,我都会拿出那个已经风干的橙子皮,轻轻嗅着它淡淡的清香,仿佛肖阿姨就在我身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与勇气。
我开始更加珍惜与患者的每一次相遇,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的离别都可能成为永别。我努力让自己的每一次护理操作都更加完美,每一次的交谈都更加贴心,只希望能为患者带去更多的安慰与希望。
我会带着肖阿姨的祝福与期望,继续前行,用我的专业知识与无尽爱心,去编织更多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故事。因为我知道,在这条道路上,我永远不会孤单,因为肖阿姨,以及像她一样坚强与温暖的患者们,将永远陪伴着我,共同谱写生命的美好篇章。
(2024级本科学员秦林银供稿)
促能力提升 强实践经验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为提升规培护士的急救专业技能与临床实践能力,确保患者安全与质量护理,急诊部作为医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对于规培护士来说,是锻炼急救技能、提升应变能力的最佳场所。
在急诊部规培护士学习的三个月,带教老师应用多样化的带教方法,通过学前评估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临床实践计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培训,确保了教学质量。
规培护士程嘉敏,她日常在急诊抢救室学习,这是一个从不“打烊”的地方;无论是深夜的急救,还是清晨的查房,每一刻都有“勇士”在这里坚守。
上午一位昏迷病人送到了抢救室,中年男性,满脸血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据了解,他是一位交通事故的受害者,目前,生命垂危。程嘉敏立即与老师一起熟练地配合医疗团队进行抢救,迅速完成气管插管、紧急输血、止血包扎、损伤控制等操作。随着抢救的顺利开展,病人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当程嘉敏看到患者面色逐渐恢复,呼吸平稳,心跳也恢复正常时,她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帮助到他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在这次抢救过程中,她还深深地感受到抢救病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时,病人的生命就在医务人员手中,每一个决定和操作都可能对他的生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大家必须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同时,她也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在抢救中,每个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家相互配合、默契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抢救成功。
规培护士程晨与陈帅,他们日常在EICU学习。EICU承载着守护生命的重任,是生死较量的关键战场。人文关怀在这里尤为重要,医护人员的一个关切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能让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感受到温暖。
他们在监护室与带教老师一起,收治了一位CPR术后转来监护室继续治疗的患者,病情十分危重。遵医嘱对他镇静镇痛,但是他依然很烦躁,想要挣脱束缚,害怕患者无意识地拔掉自己身上的管子,所以他们对患者进行了保护性约束,护理人员时时刻刻关注他的情况。治疗中,医生建议俯卧位通气,由于患者体重较大,每次翻身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大家无微不至的照顾,患者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患者清醒后他们继续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帮助他调整心态,为他传播积极乐观的态度,用正能量去感染他,让他更加有信心战胜疾病。最后患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患者很感激大家对他的照顾,让他的生命得到延续。作为规培护士,他们深知护理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是看到患者的恢复,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从踏入医学殿堂,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选择医学或许是偶然,但坚守这份职业却是必然。纵使道路崎岖,他们也无怨无悔,用一生的忠诚和热爱,守护着患者的健康,践行着医者的初心。
平凡岗位践初心 优质护理暖人心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言:“护理,不仅仅是对身体疾病的治疗,更是对心灵的深切慰藉”。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每一位护士都不仅仅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职责,更重要的是以“心”暖“心”,不忘护理初心,保持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用优质护理服务温暖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近日,我收到了护士生涯中的第一封感谢信和第一篮鲜花。当患者亲手将这份心意交到我手中时,那种开心、感动和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王女士因“子宫腔粘连”住进了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四科。在全麻下,她接受了宫腔镜下行子宫粘连分离术+诊刮术+宫腔水囊安置术,因重度粘连,术后需进行五次富血小板血浆(PRP)宫腔灌注。在预约灌注时间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王女士的担忧,于是我详细地向她讲解术中经过,轻声安慰她不必过于担心,王女士的脸上露出了安心的微笑。第一次做PRP宫腔灌注时,王女士显得非常紧张,额头不断冒汗,双手紧紧握住我的右手,我用另一只手轻拍她的肩膀,轻声安抚道:“王老师,医生动作会很轻柔,很快就结束,您放心我会一直陪着您。”王女士的手渐渐放松,我与她聊起了感兴趣的话题,以分散她的注意力。整个过程很顺利,王女士的紧张情绪也随之消散。PRP宫腔灌注结束后,王女士拉住我的手,眼中含着泪光:“你可以继续陪我吗?”我微笑着回答:“当然可以,来,请坐这边”。她接着说:“你知道吗,住院期间有一次家属不在,你为我更换宫腔水囊管后,特意问我是否需要帮我把干净裤子拿过来换,避免我起床的尴尬,让我感觉到温暖、安心,我真的非常感激你。”我未曾料到,简单的关心会对患者有着如此大的影响。每一次轻声的询问、每一次温暖的安慰,都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患者的心田,为他们带去希望与力量。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伟大的事业不是依靠力量,而是依靠坚持”,护士的职业生涯便是一场漫长而崇高的马拉松,它考验着坚持与奉献的真谛。在这条布满挑战与艰辛的道路上,我矢志不渝地坚守着护理的初心,以细腻入微的心去感知每一位患者的情感波澜。我将不懈努力,使护理的人文关怀更有深度,让优质护理都充满温度。
(2024级专科学员陈佳欣供稿)
手机扫描浏览 | |
|